6月12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黃河風 大宋潮 最開封”開封非遺大會開幕式暨開封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頒牌儀式在開封余店鄉村旅游度假區舉行。本次活動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鼓樓區人民政府主辦,由開封市文化館、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鼓樓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大宏·愛思嘉農旅集團承辦。
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培仕表示,近年來“黃河風 大宋潮 最開封”開封非遺大會正式開啟,開封市加大財政支持非遺傳承,開展非遺培訓提高人才素質,開辟非遺進校園專項課程,結合傳統節慶開展展演展示,推介優秀項目積極對外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活動現場,開封市政協副主席張暉,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培仕,開封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磊,開封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荊毅民為拍板舞、蹴鞠、面塑、五大祥劉氏傳統旗袍制作技藝、開封傳統紅薯醋釀制技藝等開封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擴展項目頒牌。目前,開封市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9項、省級44項、市級281項。
精彩紛呈的非遺表演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拳拳生風的少林功夫、大氣恢宏的開封盤鼓、婉若游龍的旗袍秀、再現千年古韻的宋詞樂舞等表演令觀眾眼前一亮。
此次開封非遺大會持續3天,游客可以通過“逛非遺市集,品非遺美食,看非遺展演,話非遺未來”等創意板塊活動領略古城開封的文化氣息。
孔府金石篆刻、曲阜楷木雕刻、魯繡、萊蕪錫雕、淄博琉璃……9月27日,在曲阜尼山講堂,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山東手造展的展區熱鬧非凡,琳瑯滿目的非遺手造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嘉賓的目光。
豫北平原初醒,衛河如一條鎏金的綢帶,流淌在廣袤大地。明清時期,滑縣每天都有數百艘漕船經過,也為這里帶來了南來北往的故事。當年道口燒雞能香飄千里,全靠運河商船帶向南北。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