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大觀園中一朵璀璨的鮮花。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非遺”體現著中國智慧,承載著中國價值,凝聚著中國精神,它所蘊涵的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散發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非遺”之花的每一次盛放,都讓世界為之驚艷。
下面就來科普一下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那魅力無窮的中國味道。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一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列為以下五個領域(Domain),分別是:
1﹒口頭傳統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目前,中國使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十大類,編號和分類如下:
I 民間文學
II 傳統音樂
III 傳統舞蹈
IV 傳統戲劇
V 曲藝
VI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VII 傳統美術
VIII 傳統技藝
IX 傳統醫藥
X 民俗
按照全國通行的非遺認定標準,非遺項目需傳承3代以上,至少100年的歷史。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4級保護體系,分別是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31個省級非遺名錄,334個市級非遺名錄,2853個縣級非遺名錄。
截至2019年9月,我國已有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其中,共有32個“非遺”項目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7個項目被列入急需保護名錄,1個項目被列入優秀實踐名冊。可以說,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
「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認為,中國端午節的意義,符合人類講防疫災、講吉祥養生需求。全票通過中國端午節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此,端午節成為中國第一個申請成功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十大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No.1 長城
No.2 活字印刷術
No.3 京劇
No.4 中國書法
No.5 中國針灸
No.6 二十四節氣
No.7 珠算
No.8 古琴藝術
NO9.中國剪紙
NO10.皮影戲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認定標準」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人,涉及民間文學、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等5大類134個項目。
非物質文化遺產人的認定,主要有五條標準:
1.被認定人所傳必須是祖先所創非物質文化遺產。
2.被認定人必須親自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3.被認定人必須原汁原味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4.被認定人必須愿意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后人。
5.被認定人必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權威性與影響力。
五千年歲月的洗禮,
五千年情感的積淀,
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韻情懷,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歷史傳承!
12月21日,中國5G非遺文創直播基地在北京紅橋市場落戶啟動,并與暢玩天下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該基地利用5G寬帶技術、助力紅橋市場的傳統特色,聯手打造一個以非遺文創、珍珠文化為主題的網絡直播基地,聚合優質網絡技術資源等新手段為非遺文創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直播基地非遺文創 | 5G直播
————————————
數據監測|直播培訓|電商直播
直播基地|內容策劃|視頻制作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面塑藝術,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著中國傳統年畫的精髓。手造華章,濟寧非遺等你來探秘科技不是文化的顛覆者,而是傳承的擺渡人,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終將讓非遺從口傳心授的技藝變成可感知、可交互
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1、題目: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螺鈿工藝是一種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應用于漆器之上。以上就是猜一猜:傳統非遺“螺鈿工藝”廣泛應用于哪種器物之上?